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血液内科 > 出血、凝血性疾病 >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编号:38273
治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切忌随意停药
http://www.100md.com 2013年10月15日 大众卫生报 2013.10.15
     王灿

    轩轩因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简称ITP)到血液内科住院,医生予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后,轩轩的血小板很快恢复了正常。出院时,医生嘱咐轩轩妈妈要继续给孩子口服激素巩固治疗,可回家后妈妈上网一查,了解到激素有非常多的副作用,赶紧就把药停了。这一停不打紧,轩轩病情马上就反复了。

    ITP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出血性疾病,因血小板免疫性破坏,导致血小板减少而引起出血。分急性和慢性两种,儿童多为急性。常由上呼吸道及其他病毒感染引起,起病急,出血严重。表现为皮肤粘膜血点或成片瘀斑、皮下血肿、鼻血、呕血、便血及尿血。偶见结膜下、视网膜出血。少数患者出现内脏或颅内出血而危及生命。若病程迁延不愈达6个月以上则易转为慢性。

    目前,糖皮质激素是治疗ITP的首选药物,可很多家长担心激素会影响孩子生长发育(向心性肥胖、骨质疏松等),往往擅自停药,结果导致孩子病情反复发作。

    对此,我们应该权衡利弊,理性对待激素治疗。ITP使用激素治疗时疗程并不长,剂量也不大,其副作用如向心性肥胖等在停药后会恢复正常。骨质疏松的症状也可以通过补钙等措施来补救。但是,如果没有规范用药导致病情反复发作并且转为慢性,则往往需要用大剂量激素治疗,甚至需要使用对身体副作用更大的免疫抑制剂。若血小板太低导致大出血,其危险性远比激素治疗的危害要大。

    湖南省儿童医院

    静配中心护师 王灿,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