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心血管科 > 心肌疾病 > 肥厚型心肌病
编号:13549215
什么是肥厚型心肌病?
http://www.100md.com 2019年6月1日 《中国保健营养》 20196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6-0003-01

    肥厚型心肌病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心肌出现进行性增厚造成的,心室的顺应性降低,左心室的留出通道出现一定的梗阻现象,最后造成猝死及心力衰竭的不良后果。肥厚型心肌病也被称为肥厚梗阻型心肌病,具有一定的家族遗传性。该病症具有猝死的风险,也是导致运动性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

    一、致病原因

    肥厚型心肌病具有遗传性,据不完全统计约有65%的肥厚型心肌病患者是由于家族遗传,剩下的35%为散发性,而且在众多基因突变性疾病中有14个基因突变是与肥厚型心肌病有关的。

    二、临床表现

    呼吸困难:该症状一般发生于机体过度劳累之后,左心室的顺应性降低,导致舒张末期压力不断升高,然后致使肺静脉压也不断升高,最终造成呼吸困难的症状。

    心前区疼痛:同样是出现于过度劳累之后,症状与心绞痛相类似,主要是由于心肌对氧的需求不断增加,但冠状动脉无法满足导致的疾病。

    乏力、晕厥:一般发生于情绪过于激动或过度劳累之后,左心室本就在舒张期充盈不足,心率加快导致其进一步加重,心脏的排血量降低,交感神经对于心肌的收缩加重,致使流出道梗阻进一步恶变,最终造成心排血量骤减,最终导致该症状的发生。

    心悸、心力衰竭:心悸一般是因为心功能减退或是心律失常导致的;而心力衰竭,一般是晚期患者会呈现该种症状,由于心肌发生纤维化病变导致。

    三、并发症

    肥厚型心肌病的常见几种并发症如下:

    心律失常:在肥厚型心肌病的并发症中最为严重的就是心律失常及心房颤动两种并发症,如经检查确诊出现以上两种病症时应及时进行系统治疗,避免延误最佳治疗时机。

    心内膜炎:该种并发症的发病率并不高,主要是由于血液中带有的细菌附着在心脏内,出现血流紊乱的病灶处,一般是主动脉瓣及二尖瓣等位置。

    心脏传导受到阻碍:该情况一般发生于窦房結与房室结等位置,发病率相对较高,一旦患有该种并发症对于药物的治疗效果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在进行治疗时一定要注意临床指标的相应变化发展,减少该并发症的发生。

    猝死:有少数的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会出现猝死的现象,但在该症状发生前可能不曾出现征兆。在经过治疗过程中经过系统的检查或可提高对于该症状的早期判断。

    四、日常保健与治疗

    肥厚型心肌病具有家族遗传性,因此若家族中患有相关病史的患者应该高度注意,及时去医院进行详细检查并定期实施全面体检,若出现呼吸不均、乏力、晕厥或心前区疼痛等症状应及时去医院进行就医,切不可耽误治疗时间。若已经确诊患有肥厚型心肌病的患者应该减少体力劳动、忌烟酒,而且要注意保暖减少感冒的发生,避免呼吸道出现感染的症状,定期去医院进行相关检查,改善心功能,提高自身的生活质量。有许多患者经过治疗后,病情可以维持10年以上,且预后效果良好。

    患有肥厚型心肌病的患者不宜进行剧烈的体育运动,降低发生猝死等意外的发生,若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满头大汗等情况,有可能是由于严重心功能不全导致的,应及时将患者扶起,并向医疗急救中心寻求帮助,及时将患者送入医院进行救治,防止其错过最佳救治时间。

    对于已经确诊的患者来说,服用相关抑制病情发展的药物来控制病情是非常重要的,应该遵循医嘱按时服用药物,切不可擅自换药或者不按照剂量服用,并建立良好的作息时间,有良好的生活习惯与饮食习惯也是帮助患者缓解病情发展的主要渠道之一。

    综上,肥厚型心肌病在临床中是一种常见病症,对于该病症的治疗以及预防还需要我国医学家们进行不断完善,对于患者方面也要多注意预防,减少该病症以及并发症的发生,若已经接受该病症的系统治疗,则应该遵循医嘱积极配合治疗,加强该病症的预后效果,毕竟该病症的预后效果还是非常可观的,相比其他心脏方面的心血管疾病来说,该病症的存活率还是值得患者为之努力的。, http://www.100md.com(陈智勇)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心血管科 > 心肌疾病 > 肥厚型心肌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