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专家 > 专家风采 > 预防医学专家
编号:213724
王兆俊
http://www.100md.com 中国公众科技网
     1.奋斗8年,使山东省在全国率先实现消灭黑热病

    王兆俊在对黑热病取得可供推广应用的防治方法的基础上,制订了全省近期和远期防治规划,决定采取查治病人和药物灭蛉的防治措施。在防治过程中,他十分重视组织建设和防治人员的培训工作。当时山东省的卫生力量还比较薄弱,他通过各级政府,从医疗单位抽调医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并亲自编写各种讲义,登台授课,指导学员技术操作和临床实习。他以这批人员为骨干,在各地、市、县设置黑热病防治站或组,负责当地技术指导和基层防治人员组训,并对各乡镇联合诊所的医务人员和开业医生给予短期训练,就地成立乡镇防治小组,在广大农村普遍建立了防治网,保证了防治措施的全面落实。1954年以后,随着各级防疫站的建立和基层卫生组织的健全,黑热病防治任务便由这些单位承担。他们通过广泛的宣传教育,取得了群众的积极配合,使各地病人得到及时发现、及时治疗,病村也得到及时喷洒灭蛉。其间,王兆俊经常带领人员深入现场,进行督导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由于他长期深入基层走村串户,查访病人,与农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群众都亲切地喊他“老王”。尤其是他多次献血使严重贫血的病人转危为安的事迹更被传为佳话。一位来自胶东地区的黑热病女孩已濒于死亡,因输了他的血而得救,患儿的父亲将其名字改为“党生”,以示不忘共产党的恩情。在他精心策划与指导下,山东省自1950—1958年共治疗患者245043人,1956年后又普遍推行灭蛉措施,使黑热病患病率逐年下降,至1958年已降为3/10万,于国内首先实现了基本消灭黑热病,在全国树立了典范,也为其他寄生虫病防治提供了经验。
, 百拇医药
    山东省在黑热病基本消灭后,王兆俊对防治研究工作依然没有放松,每年拟订监测计划,要求各级医疗单位特别是基层卫生组织继续注意发现病人,对疑似患者都要作病原检查,或采血两滴于滤纸上,送交山东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作荧光抗体试验,确定是否黑热病。此外,每年派出人员进行白蛉密度调查,以便随时掌握传染源和媒介动态。根据长期监测,1972年以后山东省未再出现新发病人,85%的村庄内白蛉已告绝迹。1978《消灭黑热病的研究》论文获全国和山东省科学大会奖励。1987年,他又采用利什曼素皮内试验,在13个市、地,24个县、市,78个乡镇检查1万多不同年龄的居民,在30岁以下的人群中无一例呈阳性反应,进一步证实黑热病的传播早在60年代即已得到有效控制。70年代以来,山东省已由原来的黑热病重流行区转化为非流行区。

    2.坚持反复斗争,使山东省在全国率先实现基本消灭丝虫病和疟疾

    王兆俊是从1960年开始领导山东全省丝虫病和疟疾防治研究工作的。班氏丝虫病在山东省流行于74个县、市,原有微丝蚴阳性者和各种症状的病人500多万,流行范围、感染人数和危害程度均居全国之首。50年代末,曾在鲁南进行一次查治,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从70年代开始,他与有关防治研究人员在全省范围内普遍开展防治工作,在原有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类型地区,分别提出反复查治、全民间歇服药和普及服海群生药盐等针对传染源的防治措施,并组织专业队协助各地、市、县,进行反复查治考核,使居民的微丝蚴率由70年代的4.62%降至1982年的0.19%,达到基本消灭丝虫病的部颁标准。1983年经卫生部组织考核验收,确认山东省在全国率先达到基本消灭丝虫病的要求。《山东省基本消灭丝虫病的研究》论文获1983年卫生部甲级成果奖、山东省科委科技成果一等奖和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 百拇医药
    疟疾是山东省的常见病、多发病,60年代和70年代初曾先后两次爆发流行,年发病人数最高达600多万,对人民的健康和生产建设造成严重危害。卫生部组织苏、鲁、豫、皖、鄂五省联防。王兆俊参加了防治规划的制订和联防计划的实施。他与有关科技人员一起,根据山东省疟疾的流行病学特点,提出了以消灭传染源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加强对现症病人的管理,开展休止期治疗和预防服药,实行群防群治,在不同阶段实行分类指导,坚持长期反复斗争,使疟疾发病率连年稳步下降。至70年代后期,在疟疾发病不多的情况下,在鲁南重流行区普遍设置镜检站和监测站,实行病例侦察和动态监测,并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使疟疾的发病率于1986—1988年连续三年保持在1/万以下,达到基本消灭疟疾的部颁标准。经卫生部组织复核,宣布山东省又在全国率先在一个省的范围内基本消灭疟疾。《山东省基本消灭疟疾的研究》论文获1989年山东省科委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40年来,王兆俊在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对全国寄生虫病防治研究工作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他为国内各黑热病流行省区培养了一大批防治骨干。这些人员参照山东省的经验,在控制消灭黑热病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山东省防治丝虫病的经验,对其他省区的丝虫病防治工作具有参考应用价值,为加速我国丝虫病的消灭提供了条件。

    山东省在寄生虫病防治研究中取得的成就,也引起国际的重视,世界著名利什曼病专家S.艾德勒(S.Adker)和M.H.萨蒂(M.H.Sati)于1964和1966年来华访问,对山东省黑热病防治工作给予了高度的评价。1979年以后,王兆俊先后接待了20多个国家70多位来访的专家学者,他们都认为,山东省在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方面取得的经验,值得第三世界国家学习参考。, http://www.100md.com
上一页1 2 3 4 5下一页